黑天鵝效應 The Black Swan

黑天鵝效應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Nassim Nicholas Taleb——著
林茂昌——譯

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能發生但總是發生的事

在18世紀歐洲人發現澳洲之前,由於他們所見過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所以在當時歐洲人眼中,天鵝只有白色的品種。直到歐洲人發現了澳洲,看到當地的黑天鵝後,人們認識天鵝的視野才打開,只需一個黑天鵝的觀察結果就能使從無數次對白天鵝的觀察中推理出的一般結論失效,引起了人們對認知的反思-以往認為對的不等於以後總是對的。「黑天鵝」隱喻那些意外性事件:它們極為罕見,在通常的預期之外,在發生前,沒有任何前例可以證明,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端的影響。(Wiki
這個故事顯示,我們從觀察或經驗所學到的東西有嚴重的侷限,以及,我們的知識不堪一擊。一個單一觀察,就能讓千萬次確認看到數百萬隻天鵝所得到的泛化推論失效。(p.9)

所謂「黑天鵝」,是指極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又發生的事件。
它具有三大特性:
不可預測性。這個事件是個離群值outlier),因為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出現的可能性;
它會帶來極大的衝擊力;
以及,儘管處於離群位置,一旦發生之後,我們會因為天性使然而去捏造解釋,使它看起來不如實際上那麼隨機,可解釋而且更易於預測。(此非要件,只是解釋人類現象的一環,僅滿足前兩者即可稱之黑天鵝事件)

稀少性、極度衝擊、事後諸葛(而不是先見之明)

具有高度預期機率卻未發生的事件也是一種黑天鵝事件。因為,就對稱性而言,高度不可能出現在事件之發生,就相當於高度可能出現事件之不發生。
黑天鵝事件使得你所不知道的事遠比你所知道的事更為重要。考慮這點:許多黑天鵝事件可能因為我們預期它們不太可能發生而發生,並且惡化。(p.12)
我們對離群值的預測無能為力,這隱含了我們沒有能力預測歷史的發展軌跡。(p.13)
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我們去必須去適應這些事情的存在,而不是預測。如果我們專注在反知識(anti-knowledge),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則我們可以做許多事。
事實上,在某些領域裡,來自未知事物的報酬大到不成比率,你在稀有事件上的損失甚小,但是收益卻很大。
所以,我們的策略是盡量去探索各種事物,積極得收集黑天鵝事件。
人類另一個相關的缺陷是過度專注於我們所知的事;我們傾向於學習精確的細節而非整體。(p.15)
我們並沒有同時學到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問題在於我們心智的結構:我們學不到規則,只是學到事實,而且只有事實。我們似乎不善於瞭解超規則(metarules,例如「我們傾向於學不到規則」這個規則)。我們藐視抽象;我們熱切地藐視抽象。(p.15)
這是一本談不確定性的書;對作者而言,稀有事件就等於不確定性。

研究現象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把異常剷除,而專注於「正常」。檢視著把「離群值」丟在一龐,而去研究普通的案例。
第二種方法則是想,若要瞭解一個現象,首先必須考慮極端事件——尤其是它們如果和黑天鵝事件一樣時,會帶著異常的累積效果。

在這本書裡,不會特別去關心普通事物。事實上,常態通常不重要。
鐘形曲線忽略了大偏誤(large deviation),無法處理它們,卻給我們信心,以為我們已經馴服了不確定性。
黑天鵝觀念所根據的是經驗現實裡的隨機結構。(p.23)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觀點!因為本身的專業所學是數學和統計,所以這類講隨機和不確定的書籍對我來說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我們世界所認為的經驗,實際上並非一定有效,過度依賴經驗,反而有過於自信的疏忽,然而這些違背經驗的黑天鵝事件,它所帶來的損失超乎我們想像。

不過閱讀這本書需要滿多專業知識的,況且內容滿多的。若非真的有興趣,本書其實不太容易讀,還是建議先去書店、圖書館翻閱看看。

熱門文章